【广州日报】“三来一补” 有起飞就有落幕2013-09-16 发布: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
 


 

1978年,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落地,之后,各种“三来一补”企业在深圳遍地开花,开创了深圳工业化的格局。最高峰期,深圳曾经有上万家这类企业,成为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柱。深圳原特区外90%的村落里,都能看到这种以“厂”命名的“三来一补”企业。

2008年,广东省要求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三来一补”企业在2012年底前完成转型,数年间,该类企业经历转型升级、关门淘汰,时至今日,在“三来一补”企业聚集的宝安和龙岗两区,目前“三来一补”企业的数量均不足100家,“三来一补”企业将慢慢谢幕。

昨日下午,陈旧的深圳西乡共和工业区在夕阳下显得十分沧桑,泳健手袋厂的老厂房里仍然传出阵阵机器的轰鸣声,这是深圳目前为数不多以“厂”来命名的“三来一补”企业。老陈是这个厂的驻厂厂长,他不断地感叹着如今利润低、制造业难做,厂子能不能熬过明年仍然是个未知数。

苦涩:“三来一补”企业日子很难过

在西乡共和工业区,一些老旧的厂房上依然还有掉漆的“××制衣厂”的标识,不过这样的厂房多半已经转让给别人。已经成功转型的企业也忙着在厂房上涂上如今大家熟悉的称呼“某某有限公司”。根据西乡街道办的统计,如今这个工业区的“三来一补”企业不到5家,有的是否已经搬迁还不得而知,要在工业区里找到他们并不容易。

泳健手袋厂是一家港商投资的“三来一补”企业,工厂有4层楼的厂房,不过有三层都是空的,还有50名工人,主要做来料加工。陈叔是共和村人,以前曾去香港闯荡,如今半退休状态的他是这家工厂的驻厂厂长,这家工厂的老板每个月会给他3000元的薪水,让他帮忙盯着,陈叔时不时地骑着自行车来照看一下。

“老板也不经常来,现在企业不好做,我们这种手工业,利润又低,现在订单又少。”陈叔手里拿着一个手袋,比划着手指。“一个手袋外面卖一块钱,我们的成本就要8毛钱。”目前这个企业只能维持收支平衡,根本无法盈利。

陈叔介绍说,有时候没有订单,要么就去找工业区里其他的企业要订单,要么就得借钱发工资。“现在请工人很贵的,我们给的工钱一个月2000多元,还包吃包住,以前一千多元就可以了。”他悲观地预料,这个厂估计到明年就停产了。

现在,走进共和工业区,工业区的面积在缩小,工厂的数量在减少,设在工业区里的警务室也已取消,如今到处都是在建的小产权房。

曾经:“三来一补”是村民的摇钱树

比起现在的没落光景,“三来一补”的经营模式在30年前非常流行,通过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当时中国缺资金缺技术的瓶颈,在深圳各区曾经遍地开花,一些村镇的食堂和仓库等等都被用来做“三来一补”企业的厂房。

如今,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已成为中国首个劳务工历史博物馆的场地。当年这里成就了当地村民的致富神话。1978年,香港电业有限公司来石岩建厂时,由上屋村提供场地,每个月交几千元给村里作为管理费,选址还是村委会办公的二楼,直到一年后才自己建了两栋楼的厂房。其实这些外资企业在深圳设厂也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工人的工资低,当时公司在香港每天要支付工人100多元港币,在深圳这里的工人工作一天拿到9元钱就已经非常高兴了。在当时上屋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10元钱左右,全部为农业收入,村民进厂工作后,一个月就可以赚到80多元钱,收入提高非常明显,那时候村民还是头一回体验多劳多得这样的分配方式。

到1990年,宝安90%的村里都办起了“三来一补”企业。1979年,当时的宝安县工农业总产值仅有12700多万元,财政收入仅有l700多万元,到1993年,宝安区已有3400多家“三来一补”企业。仅当年的“三来一补”工缴费就达2.2亿美元。从1978年年底,“三来一补”在宝安扎根,至1996年的18年间,宝安区“三来一补”协议投资28亿美元,实际投资14亿美元,工缴费收入近16亿美元。1996年投产的“三来一补”企业近3600多家。

根据《宝安县志》的记载, 在上世纪90年代,沙井常住人口还不到3万人,租出厂房达1200多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租金是10元到16元。按这个标准,村民们什么都不用做,每人每月都有500元钱。当时,工厂的工人一个月才五六百元。沙井的万丰村就是通过引进大量的外资企业而致富,从而有南国第一村的名声。

时光流转,目前深圳的“三来一补”企业都和泳健手袋厂一样,面临生死存亡,在“三来一补”企业集中的龙岗和宝安两区,根据两区经济促进局的数据,数量都不超过一百家。而在1991年,这个数量是超过8500多家的,到2002年,甚至超过一万家。

尴尬:成为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言”

“三来一补”企业当初能在深圳蓬勃发展,符合当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港资之所以愿意大规模地来到深圳办厂,源于深圳市政府给他们免税三年和只按工缴费征收流转税的优惠,加上国际市场的兴旺和内地用工成本的低廉,港商办“三来一补”企业的利润是要高于办三资企业的。

由于“三来一补”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只是外商生产环节的一部分,不能融资,纯粹靠加工收取利润,只收取工缴费,并且也只能外销不能内销,没有研发和设计的环节,生产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见落后。

2008年9月,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厂基本完成转型”,“鼓励和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来料加工厂按照相关规定就地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

升级背后

转型代价大

企业顾虑多

虽然广东省已出台规定不再对“三来一补”企业续期,但是2012年的大限只是个指导期限,并非强制。还有一些企业的协议最长会在2021年10月才到期,如果他们还能保持收支平衡,仍然可以继续下去。

现在虽然提倡“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独资企业或者三资企业,这样就可以进行内销、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过像泳健手袋厂这样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也不一定能焕发活力。“你知不知道转型要多少钱?”该厂负责人会如此反问。对于这一类的低盈利企业,持续“三来一补”的状态还只需要缴增值税,如果真正转型为独立法人企业,他们也承担不起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对于另一些仍然坚守着的“三来一补”企业,更多的是对内地市场仍信心不足。共乐社区荒井制衣厂主要是生产男装,如今每个工人3000元的月薪让他们压力非常大,他们虽有转型成为独资企业的考虑,做自己的品牌,但是仍然在观望内地市场。“中国人也许买一套正式的西装就够了,但是外国人会买很多套,消费的理念不一样。”

此外转型过程当中面临的劳资问题也让一些企业产生顾虑。

转型总比不转好

龙岗区经济促进局外资管理科科长张圆宗说,转型总体比不转好,如今的内地市场总体要比国外市场好,转型还可享受到无息贷款和杠杆贷款等优惠政策。

另外,企业是否能成功转型,主要与其所处的行业是否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市场价值有关,低端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去。龙岗区去年提出淘汰低端产业1000家目标,宝安区也在2011年出台5年淘汰6000家低端企业的目标。“我认识的一些企业主,其实都已在孟加拉等国买了地,等到协议期满,他们的厂都会迁到那里。哪里成本低环境合适,企业就往哪里走,这是一般的规律。”张圆宗说。

转型样本

传统印刷

靠拢文化产业

位于横岗的力嘉国际集团以前只是一家传统的印刷加工的港资“三来一补”企业,前身为力嘉制品厂,2009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受到考验,他们的工厂也正在预备向东莞搬迁。

不过,近年来,力嘉不断向文化产业转型,在横岗用3万平方米的旧工厂建立了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引起了众多设计公司来此扎根,并且还承担着创意书画展销中心、数码创印中心的多种业务,同时这家企业也正在建立印刷业设备材料的电子商务平台。

他们还在产业园中建立了中国包装印刷(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数字化工艺、创意设计、防伪技术和绿色印刷方面与北京印刷学院、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如今的力嘉已经不再单纯做加工业,而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并且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也成功申请为文博会的分会场。

在转型过程中,力嘉的负责人也道出了制造业目前的处境,在他们所涉及的印刷包装的传统行业,利润只有3%,所以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不过在升级过程当中,也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如何提高他们电子商务平台、书画展销的盈利水平,则是未来需要探索的。

连城之变

东莞:

“三来一补”还剩四成

1978年,位于虎门的太平手袋厂在广东省工商部门注册,注册号是“粤字001” ,这是东莞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从此,东莞的“三来一补”企业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从2008年至今,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据官方公布,截至今年6月,超过六成的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了不停产转型。按照规划,“三来一补”企业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五年时间,“三来一补”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的超过一半,大约有40%的企业目前依然在选择观望或者处于转型的过程当中。从事服装来料加工的“三来一补”企业主梁正堂(化名)先生认为,转型最大的好处是拥有产品品牌、具备内销条件,但是内销权并没有给他们这些中小企业带来多大的诱惑。内地目前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并不能支撑他的产品的销售。“模仿和价格战盛行,服装行业的品牌发展十分艰难,大多数走内销的都是低价竞争。”

梁正堂透露说,在目前已转型的企业中,有部分企业已开始尝到了内销的甜头。但这部分企业主要是大型的出口企业,一些中小型出口企业更多的是感觉内销这条路较为艰难,一是成本高,二是经验不足,难以迈出第一步。
 

来源网址: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9/09/content_2383122.htm